首页 >> 技术支持 >> 明明在阴道分泌物中发现了线索细胞,为何没有报白细胞?
明明在阴道分泌物中发现了线索细胞,为何没有报白细胞?

本文转载自检验医学网

以下文章来源于广医三院检验科 ,作者林丽英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指阴道菌群失调,乳酸杆菌减少而导致其他病原,如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弯曲弧菌等的大量繁殖,BV实际上是以加德纳菌为主的一种混合感染。



在该病的诊断中,除了胺实验阳性,PH>4.5,在阴道分泌物中发现线索细胞是诊断BV的重要指标

当正常的鳞状上皮细胞上布满了大小不等,阴阳不定的短小杆菌或加特纳菌时,就形成了线索细胞,使正常的上皮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如边缘不整齐、粗糙、透明度不高,典型的线索细胞会在周边形成一圈白色的痕迹,就像夹膜一样。近10年来,国内外有很多关于BV的研究和文献进行了报道,可见它的重要性。

image.png

据文献报道,在妇产科疾病细菌感染中,BV的感染率占15%~50%,且易复发。患BV的妇女中有50%的人易早产或分娩低体重儿,其后代也有可能因此带有各种后遗症。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BV是导致组织性绒毛膜炎、羊水感染、剖腹产术后子宫内膜炎及其他妊娠不良和妊娠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另外在妇科中,BV主要与输卵管炎、盆腔炎、宫外孕、不孕症、泌尿系感染、术后感染及妇科肿瘤有关。加德纳菌属苛养菌,培养耗时间,所以,能快速的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对症下药,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阴道分泌物检查有湿片显微镜法和革兰染色镜检法。我室采用的是革兰氏染色法,也就是常说的干片法。据梁玉芬等人报道,发现线索细胞20%以上是细菌性阴道病诊断的特征性指标。一般来说,全片观察发现线索细胞占20%以上,才会发出“发现线索细胞”的化验单结果。

线索细胞会引起非特异性细菌性阴道炎,但是,并非炎症就会有很多白细胞!我们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发现线索细胞的标本中,同时存在白细胞的几率相对较低

image.png

材料来源:我院2016年1月份至2017年12月份妇科门诊和产科门诊患者标本132000例标本,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的有566例。


标本的收集与处理用无菌棉拭子自阴道后穹窿取材,缓慢转动棉拭子,将标本均匀涂在玻片上,编号,置室温干燥,革兰染色,待检。

统计结果:

image.png

白细胞是“+”和“0-5”的占90%,伴随有白细胞++以上的10%的标本中,有5.9%的标本合并念珠菌感染。


结论镜下发现有典型的线索细胞,但是又没有发现白细胞时(如下图所示),我们认为大家可以放心的发报告给临床医生。

image.png

临床医生可能会存在疑问,为什么病人检验报告发现线索细胞,但又没有报白细胞?通过大数据结果的统计,我们可以初步确定,当患者感染了加德纳菌,引起细菌性阴道病时,阴道分泌物不会伴随着大量的白细胞。具体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也有文献报道,在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中,有52%合并其他致病菌感染,其中合并念珠菌感染有17.7%,而在我院的统计结果中,只有5.9%的标本合并念珠菌感染,从而引起白细胞升高。可能与标本数量和标本来源有关。

图片

当标本有很多的阳性小杆菌和阴性杆菌,但又没形成线索细胞时,或者线索细胞在10%以下,这时候是有白细胞存在的(如下图所示),可以报告临床小阳杆菌+++,阴性杆菌+++,清洁度Ⅲ度。提示此患者阴道内环境菌群失调,如果患者抵抗力下降,有可能会发展成非特异性细菌性阴道炎,或合并其他致病菌感染,医生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治疗。

image.png

线索细胞对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白细胞的减少对细菌性阴道炎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和参考价值。


来源:广医三院检验科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
电话咨询
在线客服
留言反馈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