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检验中心 >>政策法规 >> 得县区域检验中心者得“天下”!
详细内容

得县区域检验中心者得“天下”!

      区域检验中心作为国家医疗联合体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将近一年时间里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许多区域检验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家面前。可以说只要有医联体的地方,均可以建设区域检验中心,那么区域检验中心的重点在哪呢?是在一线大城市,是三四线的地级市,还是比较基层的县级城市呢?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我们医疗改革的重点是在哪里?


      个人认为医疗改革的重点可能在县域城市,原因有以下几点:


县域城市集中着我国大部分人


      我国70%的农村人口居住在县级城市的各个乡镇中,再加上县级城市中的城镇居民,县域城市集中了我国将近80%的人口。也就是说县域的各级公立医院为我国将近80%的人口提供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因此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让大部分县域居民可以不出县城就解决看病问题,是全面提升我国整体医疗实力的基本保证,也是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关键举措,更有助于推进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县域城市将会得到更多政策及资金的支持


      虽然县域医院如此重要,但医改持续到今天,县域医疗卫生水平依然是医疗改革的短板,是最弱的一环,影响着整个医疗改革的推进,要想破除医改难题,必须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水平,这就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因此在《“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中有多项针对基层的政策,包括“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乡镇卫生院开展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高危孕产妇初筛、儿科、精神疾病、老年病、中医、康复等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重点加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科室以及紧缺专业临床专科建设,进一步降低县域外就诊率”等。

 

      政策的支持之外,还有中央财政资金支持,2008年3月20日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关于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明确提出“为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中央财政在2018—2020年继续安排资金支持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分配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专项补助资金,向人口大县和国家级贫困县倾斜。”


      除了中央财政的资金支持外,医保也向县域倾斜,包括降低医保起付线,提高医保报销比例,以及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总额预付、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这种支付方式的变革,将会极大地激发了县乡一体化的医疗集团内医生的合理诊疗、主动控费的内在动力,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防止老百姓自付费用的增加。 

 

3县域城市是分级诊疗制度成功的关键所在


      医改十三五规划将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置于医改五项重点任务之首,分级诊疗是医改的重中之重。分级诊疗的重中之重是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县级医院在分级诊疗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而县域医疗改革的重点是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使大部分病人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就可以解决大部分健康问题,只有极少数的疑难杂症才考虑走出县城到更高级的医院去就诊。

 

      那么县域医疗改革如何进行呢?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8年2月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计委体改司的梁万年司长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医疗集团”,即把全县的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从人财物的管理制度上整合成一个医疗集团,由过去的无序竞争、各自为政变成了“一家人”,成为一个系统性的服务体系,这将是下一步县域医疗改革的主要方向。

 

      古人讲“郡县治,天下安”,放在医疗改革上依然适用。有人可能会说,你扯了那么多和区域检验中心有啥关系呢?别着急,下面我们就讲区域检验中心,我们前面提到既然县域的医疗机构进行了整合变成了一家人,那么原来由各家医院单独设立的检验科等辅诊科室则没有必要象过去那样大规模的重复建设,仅需保留基本常规及急诊检验即可,其他标本都可以送到县域的区域检验中心完成。可以说县域的区域检验中心,将担负全县大部分的检验标本的检测工作,得一县域的区域检验中心,则可以得到全县的检验资源,连个竞争对手都没有。

 

      现在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问题,区域检验中心的发展重点在哪里,是否就很好回答了呢?很多第三方检验公司和体外诊断企业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在过去的一年中开始悄悄布局,拿下了不少县级城市的区域检验中心。而拿下县域区域检验中心的多少,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的市场占有率的大小,甚至可以夸张点讲“得县域区域检验中心者得天下”,而留给大家的机会也已经不多了,毕竟全国只有2000多个县。


来源:体外诊断网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