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
  • PCR异常曲线该怎么处理?

    本文转载自检验星空在PCR实验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奇特的扩增曲线,如何正确解读这些曲线并且做出恰当的解决方案是我们一线实验者需要练就的基本功。看完下面的文章,教你如何处理PCR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异常曲线,助你在今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异常曲线1:PCR扩增抑制原因分析:H07存在扩增抑制解决方案:将样本稀释后进行扩增(抑制物的影响可通过稀释样本消除)异常曲线2:自动基线设置问题原因分析:自动基线问题解决方案:手动设置基线。将Baseline End设置为“扩增信号出现的前一个循环”即,图片展原始为26,将其设

  • 检验项目 | 新的炎性指标神奇的"CD64"

    本文转载自检验星空CD64作为一项新的炎性指标,越发受到广泛关注,其在非感染性疾病及病毒感染时并不会高,而在细菌感染时才明显升高,因此其可作为鉴别细菌感染的可靠指标之一。CD64是一种高亲和性受体结合的IgG抗体的Fc 部分,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员,主要分布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APC)表面,其表达受细胞因子的调节。正常生理情况下,CD64在中性粒细胞表面呈低水平表达,但在机体感染或细菌内毒素大量入侵时,中性粒细胞受到脂多糖、补体等物质及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2、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

  • 检验项目 |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临床意义

    本文转载自检验星空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感染的途径有: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创伤感染、接触感染、垂直传播(母婴传播),而根据入侵病原体的不同,感染又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近些年来,由于不能高效的鉴别感染病原体而导致抗生素的滥用现象越来越严重,细菌感染引发的耐药细菌性疾病不断发生,抗生素耐药性的现象也频频出现。SAA的概念SAA全名血清淀粉样蛋白A,是一种由肝细胞产生后被分泌到血清中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当机体发生感染或损伤时,可

  • 常见弧菌不同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本文转载自检验星空菌种TCBSmCPC4号琼脂创伤弧菌圆形、半透明、表面光滑的绿色菌落,直径2-3mm圆型、扁平、中心不透明、边缘透明的黄色菌落,直径1-2mmNG副溶血弧菌圆形、半透明、表面光滑的绿色菌落,直径2-3mm,接种环轻触,有类似口香糖的质感NGNG霍乱弧菌圆形、半透明、表面光滑的黄色菌落,直径2-3mm圆型、紫色菌落圆形、半透明、表面光滑的无色菌落,菌落中心常呈灰色或灰黑色,随培养时间延长加深溶藻弧菌圆形、半透明、表面光滑的黄色菌落,直径2-3mmNGNG河弧菌圆形、半透明、表面光滑的黄色菌落,直径2-3mmNGNG注:1.NG:不生长或

  • 抗酸杆菌荧光染色法

    本文转载自检验星空【原理】荧光素染色和普通染料染色法主要不同点就是荧光素染色法敏感性高,抗酸分支杆菌能与荧光染料金胺“O”结合,而金胺“O”是一种能产生强荧光的荧光色素,并具有选择性,结核菌是带有阴电荷的微生物,而荧光色素金胺“O”是一种含有自由氨基的金黄色碱性染料,它的离子带有阳电荷,因此金胺“O”能和带阴电荷的抗酸杆菌结合而着色,在荧光显微镜中的高压汞灯的紫蓝光照射激发下,使带金胺“O”染色的结核菌发出很强的桔黄色荧光,检查时用高倍镜即可查见明亮细菌。【成分及制法】1.金胺“O”基础液:取金胺“O”1.0g溶于95%乙

  • 一文了解尿液蛋白质组学的“前生今世”,提前预判肾损伤风险!

    本文转载自检验医学网蛋白质组(proteomic)的概念最早是由Wasinger 提出,指“一个基因组、一种生物或一种细胞/组织在特定时间、空间所表达出的全部蛋白质”。其主要是对蛋白进行定性、定量和功能分析研究,具有动态性和整体性,对肾脏等疾病的诊断、监测、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1996年Marshall和Williams利用双向电泳技术绘制了正常人尿液蛋白的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图谱,提出尿蛋白组学(Urinary Proteomics)概念,指利用蛋白组学技术高通量、系统性地分析与鉴定尿中所有蛋白分子并研究其生物功能。1997年Heine等使用高

  • 一周之内,血小板的两次结果相差如此悬殊,它都到哪儿去了?

    本文转载自检验医学网,以下文章来源于基层检验网,作者糖糖血小板是实验室检测的常规指标,其临床意义为大家所熟知,其数值改变,尤其是结果减低往往引起临床医生和病人的特别关注。因此,保证血小板检测的准确性是检验科工作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造成血小板减低的因素中,除了疾病本身的原因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可以导致血小板的假性减低,这往往给临床造成不正确的参考。案例分析患者:女,73岁。因头晕入院,入院时的血小板为89,见下图。一个星期后,患者无头晕症状,准备出院,复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突然降到了38,见下图。危急

  • 一文了解尿液蛋白质组学的“前生今世”,提前预判肾损伤风险!

    本文转载自检验医学网蛋白质组(proteomic)的概念最早是由Wasinger 提出,指“一个基因组、一种生物或一种细胞/组织在特定时间、空间所表达出的全部蛋白质”。其主要是对蛋白进行定性、定量和功能分析研究,具有动态性和整体性,对肾脏等疾病的诊断、监测、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1996年Marshall和Williams利用双向电泳技术绘制了正常人尿液蛋白的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图谱,提出尿蛋白组学(Urinary Proteomics)概念,指利用蛋白组学技术高通量、系统性地分析与鉴定尿中所有蛋白分子并研究其生物功能。1997年Heine等使用高

  • 朱元祺: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新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文转载自朱元祺定向点金 金宝作者:朱元祺《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新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众所周知,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AST)方法中,纸片扩散法 ( K - B )和微量肉汤稀释(BMD)方法在日常临床工作应用最广泛。在常用AST自动化仪器中,如凤凰(Becton,Dickinson Phoenix),贝克曼 (MicoscanWalkAway)和梅里埃(bioMérieux Vitek 2),都基于BMD是测试药物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但是,这些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需要相对大量的活菌、复杂的分析前处理、获得结果的时间和受成本支出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有许多种AST

  • 患者几乎全部结果都超出了线性范围,原因竟是...

    本文转载自检验医学网,作者:苏镜 熊启帆作者:苏镜 熊启帆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凝血功能的常规检验项目有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验目的:在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以事先有所准备,防止术中大出血而措手不及;了解机体内凝血功能是否发生紊乱,对疾病发生发展做好预治决策。案例经过病历资料:住院患者,男,91岁。主诉:反复咳嗽、咯痰十余年,纳差伴发热三天。现病史:患者10余年前开始咳嗽、咯痰,伴有乏力、气促,在外院多次住院诊断为“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