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
  • 肺炎支原体(MP)实验室检查

    转载自检验星空(一)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1.MP培养:是诊断MP感染的“金标准”,但由于MP培养需要特殊条件且生长缓慢,难于用于临床诊断。2.MP核酸检测:包括MP-DNA或MP-RNA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高,适用于MPP的早期诊断。3.MP抗体测定:MP-IgM 抗体一般在感染后4-5d出现,可作为早期感染的诊断指标。颗粒凝集法(particle agglutination,PA法) 是实验室测定血清MP-IgM 抗体的主要方法,单份血清抗体滴度≥1:160 可以作为MP近期感染的标准。测定IgM、IgA、IgG等亚类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法对诊断MP感染也有价值,但阳性折点国内

  • 关于室内质控,一篇你不能错过的好文!

    转载自检验星空室内质量控制是各实验室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以决定常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其主要目的是检测和控制本实验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以提高本实验室常规工作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1 设定靶值1.1 稳定性较长的质控品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设定质控品的靶值。各实验室应对新批号的质控品的各个测定项目自行确定靶值。靶值必须在实验室内使用自己现行的测定方法进行确定。定值质控品的标定值只能作为确定靶值的参考。1.1.1 暂定靶值的设定

  • 呼吸道联合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

    转载自检验星空①肺炎支原体IgM/IgG抗体②肺炎衣原体IgM/IgG抗体③腺病毒抗体IgM抗体④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⑤柯萨奇病毒B组IgM抗体临床意义:①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提示有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出现症状后的第7天即可检测到IgM抗体,10-30天后IgM抗体浓度到达高峰,12-26周后IgM类抗体滴度逐渐降低直到检测不到。②肺炎衣原体通常在初次感染肺炎衣原体2~3周后出现IgM抗体,并可持续存在2~6个月。在出现IgM抗体后的3~5周患者体内的IgG抗体水平明显升高,这意味着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检出时间要迟于许多其他感染。复发感染1-2周

  • 乙肝五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转载自检验星空

  • 血清淀粉酶(AMY)升高的临床意义

    转载自检验星空血清淀粉酶(AMY),是血清中的淀粉酶主要分型,属于糖苷链水解酶,主要来源于胰腺等,另外近端十二指肠、肺、子宫、泌乳期的乳腺等器官也有少量分泌。淀粉酶对食物中多糖化合物的消化起重要作用。血清淀粉酶活性测定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血淀粉酶主要来自胰腺,其次是腮腺,此外肝、小肠、肾、卵巢、皮下脂肪等也能产生少量淀粉酶。淀粉酶是一种重要的水解酶,能水解淀粉产生双糖和单糖,分为α、β二类。胰淀粉酶系α-淀粉酶,分子量45000,不需激活就有活性,分胰型(P)和唾液型(S)两型。检测方法主要有终点法(如:

  • 常用抗凝剂、尿液检查、寄生虫10个必备考点!

    转载自检验星空今年检验职称考试报名即将到来,为了帮助检验职称各位考生备考复习,及时巩固考点,小编为大家整理检验职称考试常见高频考点汇总如下:常用抗凝剂和使用方法常用抗凝剂和使用方法:(1)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常用有钠盐或钾盐,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EDTA盐对血细胞形态、血小板计数影响很小,适用于血液学检查,尤其是血小板计数。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建议,CBC抗凝剂用EDTA-K2•2H2O,量为1.5~2.2 mg/ml血液。不适于凝血检查、血小板功能试验。(2

  • 阴道分泌物检查、胎儿成熟度检验常见考点汇总

    今年检验职称报名即将开始,为了帮助各位同行,检验职称备考复习,及时巩固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检验职称考试,常见高频考点。汇总如下:必备考点:阴道分泌物的一般性状(一)外观1.正常 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稀糊状,无气味,量多少不等。其性状与雌激素水平及生殖器充血情况有关。2.异常(1)大量无色透明黏白带:常见于应用雌激素药物后及卵巢颗粒细胞瘤。(2)脓性白带:黄色有臭味,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见于慢性宫颈炎、老年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宫腔积脓、阴道异物等;黄色泡沫状脓性白带,常见于滴虫性阴道炎。(3)豆腐渣样白

  • 四型超敏反应高频考点汇总

    转载自检验星空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致敏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出现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的异常免疫应答。Ⅰ型超敏反应又称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和消退都很快,由IgE和IgG4介导,无补体参与,以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为主,很少造成组织细胞损伤。一般在接触过敏原后的几秒或数十分钟内出现,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当过敏原进入身体后,会经历致敏、激发、效应三个阶段。其中,激发阶段释放的活性介质会引起机体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腺体分泌增多,可影响身体多个器官和组织,出现皮疹

  • 钙、磷、镁的代谢、抗原抗体结合力、血液凝固机制、正常骨髓象..常见考点总结!

    转载自检验星空今年检验职称报名即将开始,为了帮助各位同行,检验职称备考复习,及时巩固知识要点,小编为大家整理检验职称考试,常见高频考点。汇总如下:血液凝固机制-临床血液学检验考点1.凝血因子特性 凝血因子目前包括14个,除FⅢ存在于全身组织中,其余均存在于血浆中。根据理化性质分为四组。(1)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包括FⅡ、FⅦ、FⅨ和FⅩ,其共同特点是在各自分子结构的氨基末端含有数量不等的γ-羧基谷氨酸残基,在肝合成中必须依赖维生素K。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依K因子)通过γ-羧基谷氨酸与Ca2+结合,再与磷脂结合,

  • 体液免疫检测十大指标及临床意义

    转载自检验星空1、免疫球蛋白IgA增高:慢性肝病、亚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真菌感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类风湿性关节炎)、囊性纤维化、家族性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乳腺癌、IgA肾病、IgA骨髓瘤等。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免疫缺陷病、选择性IgA缺乏症、无γ-球蛋白血症、蛋白丢失性肠病、烧伤等。抗IgA抗体现象、免疫抑制剂治疗、妊娠后期等。2、免疫球蛋白IgD增高: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病、某些肝病、葡萄球菌感染、IgD骨髓瘤等。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IgD缺乏综合症。3、免疫球蛋白IgE增高: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