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
  • 简述超敏反应的机制和类型

    转载自检验星空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超敏反应是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即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的免疫病理反应。又称变态反应。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性物质叫变应原。它可以是完全抗原(异种动物血清、组织细胞、微生物、寄生虫、植物花粉、兽类皮毛等),也可以是半抗原(如青霉素、磺胺、非那西汀等药物,或生漆等低分子物质)。可以是外源性的,也可以是内源性的。超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因变应原的性质、进

  • 标本离心后血清呈“果冻样”,究竟是何原因?

    转载自检验星空在我们日常生化检测工作中,一般使用的采血管为含有促凝剂-分离胶的黄色管或红色的不含分离胶的促凝管,经常碰见胶冻样血清,主要见于以下 3 种情况:( 1 )采血后放置时间较短,血液未完全凝固就离心,血清则呈胶冻样,这是由于离心使红细胞、活化的血小板离开了纤维蛋白网,缺乏磷脂表面,纤维蛋白再也无法收缩,其比重较小,离心后留在血清层,就形成了胶冻。采血后,至少放置 20 min等血液完全凝固后再离心。( 2 )心肌梗死或肾透析使用肝素抗凝病人的血清。肝素在体内的抗凝机制主要是:第一:它可以抑制人体血小板的

  • 107项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转载自检验星空血脂类检查项目临床意义(13项)项目名称缩写临床意义总胆固醇CHO参考值:0~5.2mmol/L(90~200mg/dL)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明确关系,血液胆固醇增高多见于甲状腺功能减低,糖尿病等;胆固醇降低见于营养不良,肝功能严重低下等。血清胆固醇的测定可用作肝脏功能、胆汁功能、肠吸收功能和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指标。它在高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和分类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0mmol/L可考虑为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堵塞性心脑血管疾病,病理性高胆固醇血症见于肾病综

  • 高血压四项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转载自检验星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由一系列激素及相应的酶组成,通过对血容量和外周阻力的控制,调节人体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来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另外,它与一些肾脏疾病及与肾脏有关的一些疾病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检测血浆中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已成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分型诊断、治疗及研究的重要指标。对一些有关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发病机理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检验星空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高血压四项的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肾素活性(PRA)参考范围:0.82-2.0n

  • 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的临床意义

    转载自检验星空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炎性和纤维化疾病,病变主要侵犯肺间质和肺泡腔,包括肺泡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以及血管、淋巴管周围的组织,最终引起肺间质的纤维化,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功能的丧失。间质性肺病是一大类疾病,有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诊断及治疗困难等特点。间质性肺疾病(ILD)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是ILD的血清无创生物标志物,其水平变化与ILD的活动性及治疗效果相关,近年来受到了临床上的关注。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

  • 简述白细胞散点图

    转载自检验星空现在很多全血细胞分析仪都带有WBC散点图,散点图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想必很多朋友都对全血细胞分析中的WBC散点图头疼过,这里我们就简要的为大家分析一下(以sysmex XN-1000仪器为例):1.什么是WBC散点图运用流式细胞计数法和其它生物粒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检测。血液标本经吸取稀释后,进行化学染色,血细胞在鞘流内的试剂包裹下排成一行通过检测小孔,并有半导体激光束照射到血细胞上。当血细胞经过激光通路时,光束在每个血细胞的不同方向上产生光散射,通过检测散射光,将光信号转化为电脉冲,可以得到有

  • 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实验室常用检测项目

    转载自检验星空人体出凝血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且繁杂的系统,机体通过凝血、纤溶、血小板、内皮四个系统的参与时刻维持着动态平衡。促凝与抗凝活性的失衡将直接导致血栓性疾病与出血性疾病的发生,且血栓性疾病更常见。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实验室常用检测项目包括 ①凝血四项;②D-二聚体;③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等。1凝血四项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

  • 尿液免疫球蛋白G(IgG)临床意义

    转载自检验星空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G)是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分子量150 kD,约75%由浆细胞合成及分泌,是体内循环中最常见抗体,但在尿液中含量极微。正常生理情况下,受肾小球滤过膜选择性屏障作用,IgG不易通过。病理状态下肾小球滤过膜受损通透性增加和孔径变大,且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尿液中的IgG含量升高。肾小球疾病是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为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是我国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尿蛋白作为独立因素与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包括特发

  • 性激素六项这样解读,就好懂多了

    转载自检验医学网当你因为月经不调、闭经、不孕、自然流产等到医院看病时,医生经常会给你开一项检查:性激素六项。你拿到这个检验报告单的时候,常被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弄得云山雾罩,即使医生给你做了解释,结果你还是不得要领。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全面认识性激素六项。一、六项激素的简单介绍雌二醇:1pg/ml =3.67pmol/L孕酮:1ng/ml =3.18 nmol/L二、如何抽血?除了孕激素(P)以外,其它五项的抽血时间应该是在月经周期的第2-4天(见血算是第一天),这时候查的结果代表一个人的基础激素水平。通常空腹、上午抽血为宜。抽血前静坐半

  • 大错特错!糖化血红蛋白正常 ≠ 血糖没问题

    转载自检验医学网患者朱女士,66岁,确诊2型糖尿病4年,因反复心慌、头晕前来就诊。检查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5.9%;住院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频繁报警。患者一天中有13小时血糖低于4.4mmol/l,其中7小时低于3.9mmol/l;9小时血糖高于10.0mmol/l,高点一般出现在餐后时段。患者平素重视饮食控制,不贪嘴、较少吃甜食,生活规律,坚持胰岛素注射。每3个月去医院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未曾超过7.0%。但患者在家从未做过自我血糖监测,常根据症状自行增减胰岛素剂量。根据动态血糖监测结果为患者调整了胰岛素注射剂量,并教授其正确的血糖自测方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