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
  • 每年致死64万人!这个冬季高发疾病最爱对5类人下手

    以下文章来源于39健康网,作者揭病毒面纱的九叔大家可能认为流感病毒致死率不高但实际上它会引起众多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仅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流感大流行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发生在1918-1919年全球累计发病7亿人次2000万—5000万人死于这次流感(1918—1919大流感)据世卫组织和美国疾控数据流感每年导致世界范围内300~500万例严重疾病29.1万~64.6万人死亡对于流感病毒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如何应对流感病毒?6个月-5岁儿童流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流感流行期间学龄前儿童发病率可超过40%儿童免疫功能相对低

  • 间质性肺疾病/肺损伤实验室诊断技术临床应用

    间质性肺疾病(ILD),亦称为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其病因复杂,目前已发现200余种疾病可导致ILD。在复杂的临床工作中,临床医生发现部分疾病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癌等,肺部HRCT表现与ILD影像学改变类似,单纯依靠HRCT易误诊;同时,HRCT具有辐射,不适于ILD患者短期内病情的连续监测。与HRCT相比,血清生物学标志物的检测具有创伤小、无辐射、费用低、结果准确等优点。本文拟将肺粘蛋白KL-6、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和D(SP-D)在ILD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做一阐述。一、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KL-6的结构、来源及生理功能:

  • 干血滴标本采集与临床应用

    本文转载自检验视界网作者:路鑫畅吴万通董慧李忠信干血滴(Dried Blood Spots DBS)由少量体积的毛细管血液沉积到专用的纸质卡上构成。该技术源于60年前新生儿筛查(Newborn Screening NBS)苯丙酮尿症时的细菌抑制试验。2013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院(CLSI)发布了“滤纸上采集血液用于新生儿筛查计划标准第六版”。干血滴还适用于新生儿筛查、兴奋剂检测、工作场所药物试验、法医筛查、直接酒精标志物分析、抗逆转病毒药物、抗癫痫药物和剂量药物管理等。本文对干血滴标本采集和应用前景做此综述。PART 01“干血滴标本采集”1. 在

  • 患者满身黄褐色的鳞屑,翻来覆去竟不知病因...

    作者:蒋金坊[1] 叶国优[2]指导:奚少勇[3]单位:[1]广西医科大学 [2]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3]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什么情况下临床会邀请检验科会诊?检验科在会诊中能对病情起到怎样的作用?在微生物科室实习期间,我们就有幸和老师一起参加了一次会诊。到病房见到患者的那一刻,我们都忍住没有发出惊叹。一眼就看到那个患者满身黄褐色的鳞屑,床单上也有大量鳞屑掉落。难道是因为秋冬季节皮肤干燥吗?还是另有原因?病情简介患者,男性,7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年余,加重1周”入院。家属代诉患者长期在养老院居住,2020年9月起无明显诱

  • 患者血糖忽高忽低,HbA1c 却正常?别慌,先看看这个指标

    以下文章来源于内分泌时间,作者王建华临床上,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患者,其血糖忽高忽低、波动较大,但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结果却是在正常范围,我们知道该指标反映的是患者 2 ~ 3 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也就是说,即使 HbA1c 达标,患者仍有低血糖、急性高血糖、血糖波动过大等风险。现已知道,血糖显著波动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危害甚至比持续性高血糖更为严重。因此,关于血糖监测,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血糖水平,还要注意血糖波动范围的大小,显然这是糖化血红蛋白所难以胜任的。随着动态血糖监测技术(CGM)

  • 面黄、尿色加深……遇到这类贫血,万万不可大意!

    患者,男性,40岁,主因面黄伴尿色加深10余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可,中度贫血貌,巩膜黄染。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明显,无出血点及瘀斑,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部无压痛,咽部充血明显,双肺呼吸音粗,未触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8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 入院后血常规示:图1血常规结果血常规:白细胞:7.06×109/L正常;血红蛋白:76g/L↓;红细胞平均体积:127.4fL↑;平均血红蛋白量:45.2pg↑;血小板:62×109/L↓;单核细胞比率:12.6%↑;行外周血涂片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如下图):图2血涂片及

  • 手把手教你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好用到飞起!

    作者:赵晴 周文辉单位: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人民医院项目:昆明市卫生科技人才培养(千工程后备人选)技术推广项目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是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早期肾损伤的推荐指标,也是近些年大力推广的尿蛋白检测方法。UACR检测常用于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用来监控是否有早期肾损伤,尤其是这些患者做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呈现阴性反应时,更需加做此项目,以确认尿中是否存在微量白蛋白。常用的肾功能检查项目尿素(UREA)、肌酐(CREA)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50%时才会明显上升,早期或轻度肾功能损害时,由于肾的储备力和代偿力很

  • 新冠核酸检测中存在异常扩增曲线,如何解析?

    以下文章来源于检验科,作者王童 李琦作者:王童 李琦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检验科·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目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主要方法,该技术是通过监测PCR反应过程中所加入荧光基团的荧光信号,利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对未知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核酸定量技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使每一个循环变得“可见”,最后通过循环阈值( Cycle threshold,Ct) 和标准曲线的关系对起始模板进行定量分析。PCR扩增过程中,每一轮循环均检测一次荧光信号的强度。随着

  • 当血液“高凝”,后果很严重

    本文转载自检验医学网作者:苏镜 谢希璐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患者女,73岁,于31日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侧下肢乏力,发抖,当时无法站立及行走,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跌倒发作,送至我院急诊就诊。给予静脉补液治疗,约1小时后,乏力症状缓解。检验分析:入院后该患者做了凝血五项、糖化血红蛋白等项目。在凝血五项中,凝血酶原时间(PT):9.1秒↓,凝血活酶时间(APTT):15.3秒↓,PT和APTT都降低了,说明该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此时怀疑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双侧乏力、发抖,是因为血液高凝出现了短暂性脑缺血、中

  • 难发现、预后差的蛋白尿如何诊断?4个方面认清“它”!

    以下文章来源于医学界肾病频道,作者Lee 溪鹿肾脏疾病作为一种多数病种症状不典型、隐匿性很强的疾病类型,它的早期发现,往往通过尿常规后检出蛋白尿后诊断。蛋白尿对于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评估及预后都有重要意义。一、蛋白尿的定义健康人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每日尿中蛋白质的排出量<150mg。当尿中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即尿常规定性检查为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424h-UTP)>150mg,可诊断为蛋白尿。二.蛋白尿的诊断思路借鉴血尿的诊断思路,临床通常按照“定性、定量、定位、定因”四定法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