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
  • 微孔板式全自动酶联免疫.化学发光解决方案

    微孔板式全自动酶联免疫.化学发光解决方案既支持大通量标本检测,又适合小批量零星样本检测。分析系统理念: 仪器独立化:流水线式全自动酶联免疫工作站、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系统模块化:加样模块、孵育模块、洗板模块、化学发光判读模块、酶联免疫判读模块 A:在系统操作软件的协调管理下,各模块可同时工作,完成免疫检测的全自动化 B:各模块可单独调用,独立工作(任一模块发生故障,不影响其他模块工作) C:可根据客户需求增加或减少部分模块,样本位、试剂位可高效组合 D:既可作为单独的前处理,也可以作为单独的后处理 E

  • 【解读】食药监总局修改GSP,16条有变

    【解读】食药监总局修改GSP,16条有变7月20日,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修改<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决定》,食药监总局表示,本次修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对药品流通环节中药品经营企业如何执行药品追溯制度提出了操作性要求。二是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68号),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关于疫苗经营企业的相关规定修改为疫苗配送企业的要求。三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

  • 自身抗体阳性代表什么意义

    自身抗体阳性代表什么意义1、 U1-nRNP抗体(U1-nRNP)为夏普综合征的特征性的标志。夏普综合征为多症状多表型的混合结缔组织病合并有类风湿性关节炎、SLE、系统性硬化症及多肌炎的临床特征。抗U1-nRNP抗体也可见于SLE,系统性硬化症和多肌炎。2、 抗SM抗体(SM)抗SM抗体对SLE高度特异超过90%,同抗dsDNA抗体一起,都被认为是参与疾病的致病过程。3、 抗SS-A抗体(SS-A)抗SS-A抗体与各种自身免疫疾病相关。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但也可见于SLE及原发性胆汁硬化症,偶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病毒性肝炎。SS-A特别见于新生儿红斑狼疮100%。SS-

  • 由已测药敏结果推断未测药物的敏感性

    由已测药敏结果推断未测药物的敏感性临床医生对微生物药敏报告有很多抱怨,其中最大的一个抱怨是“你们报了一大堆我们不用的药,我们用的药你们却不报”。面对临床医生的抱怨,做微生物的觉得好冤。其实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文件CLSI M100-S25中有一些预测用药的概念,我们药敏报告中的一些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是可以预测未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的,现总结如下,希望对临床医生有所帮助。肠杆菌科1.氨苄西林的测试结果可用于预测阿莫西林。2.头孢噻吩(用于无并发症状尿路感染的替代试验)只能用于预测口服药物的敏感性,包括头孢羟

  • 过敏原检测,需要搞懂的几个问题

    过敏原检测,需要搞懂的几个问题 过敏诊断的起源: 早在1875年,人们就进行特异性过敏原的测定,目的时确定患者的致敏物,以便进行特异性治疗。最古老的方法是使患者直接暴露于可疑的致敏物或致敏环境,以观察患者的反应。例如Bostock和Wyman测试花粉症患者致敏花粉的方法是让患者直接吸入草类或豚草花粉,以观反应。Blackley用花粉在自己的前臂进行试验,引起了局部的瘙痒、红晕和肿胀反应。他于1880年报道了这一发现,从而奠定了I型变态反应皮肤试验的基础。 1966年,日本的石坂夫妇发现了IgE,导致对速发变态反应认识的一个飞跃。已经

  • 优质检测项目:「高血压三项」详尽解析!

    优质检测项目:「高血压三项」详尽解析!导语目前检测血浆中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已成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分型诊断、治疗及研究的重要指标。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由一系列激素及相应的酶组成,通过对血容量和外周阻力的控制,调节人体血压、水和电解质平衡,来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另外,它与一些肾脏疾病及与肾脏有关的一些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检测血浆中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已成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分型诊断、治疗及研究的重要指标。对一

  • 检验人看过来,检验科医疗纠纷的12大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正呈增加趋势,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也增加了医疗单位的经济负担,损害了医院合法的经济效益,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医院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目前大多数医院检验科工作繁重,人员相对不足,患者与医生经常抱怨检验结果报告时间慢,或结果与其预期不符。因而产生纠纷与投诉。医疗纠纷与投诉如处理不当,会对检验科形象甚至医院的信誉造成不良影响。检验科纠纷与投诉产生的原因1、工作人员服务态度问题,这是引起检验科纠纷的主要因素。门诊检验科

  • HCV相关血源性新病毒来袭

    雅培-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发现新病毒HPgV-2雅培病毒诊断与研发中心(VDDC)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联合发布研究声明,在部分丙型肝炎(HCV)患者体内发现了一种新的人类血源性病毒,命名为人类pegivirus-2病毒(HPgV-2),这项研究由UCSF- Abbott VDDC中心合作完成,研究结果已发表在PLOS Pathogens杂志。据报道,研究人员找到了8个完整的HPgV-2病毒毒株,并首次揭示了这种新病毒完整的遗传基因组。HPgV-2病毒的感染和HCV有着紧密的关联,但目前尚不知该病毒是否致病。“基于我们的发现,我们团队用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对检测试剂进

  • 世界卫生组织采血指南:静脉采血的最佳操作

    2 采血的最佳操作本章包括了所有推荐的安全采血步骤,并重申了采血的现有原则。本章包括采血最佳操作的背景信息(2.1节)、操作指南(2.2节)和图解(2.3节)。本节所列的内容也是第二部分的后续内容中某些特殊情况的基础。第四章提供了2.2部分也有涉及的有关采血的操作程序,但该章的重点是献血者的血液采集。研究机构可以根据这些准则建立标准操作程序。这种标准操作程序应当明确阐述采血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风险,以及如何降低这些风险——这将在2.1.4和2.2中进行讨论。2.1 采血最佳操作的背景信息采血的最佳操作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 解开“乙肝两对半”阴阳性之结

    乙肝“两对半”是目前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包括五项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等。  1.HBsAg  HBsAg又称为肝炎相关抗原(HAA),出现于患者血清ALT升高前2 -8周,至恢复期HBsAg滴度逐步降低乃至消失,抗HBs出现,但有部分患者HBsAg可持续存在,此时即使HBV已从人体内消除,肝细胞仍能不断复制HBsAg。HBV感染后,大部分人没有临床表现,称为HBsAg携带者,小部分人可发展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