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
  • 凝血常规样本抗凝剂/血液比例=1:9,就一定合适吗?

    作者:钟毓红单位:浙大二院检验科凝血功能检测作为检验常规项目,不仅用于筛查与诊断原发性或继发性凝血疾病,如血友病、慢性肝衰竭、血栓前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也可用于患者抗凝药物的疗效评估,同时也是疾病辅助诊断的重要指标。凝血常规检测的分析前影响因素较多,如溶血,脂血,凝块及抗凝剂/血液比例等。因此,在工作中,检验科会跟采血人员及护士反复强调:蓝头管血液量必须抽足,以保证抗凝剂/血液体积比为1:9。比例1:9就一定合适吗?那可不一定,来看看这个案例吧!3月1日早上住院部送来某患者的凝血常规标本,结果如图:

  • 当DD/FDP增高时,一定需要抗凝吗?

    作者:张磊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点提要1、实验室检验数据结果是“死”的,患者临床表现和病因是“活”的。不能盲人摸象,应该多多向临床疾病学习,熟悉疾病的发病机制,明确检验指标反应相关的病理生理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项目真正临床检验的意义。2、血栓四项(TAT、PIC、TM、tPAI·C)主要反映凝血酶、纤溶酶、血管内皮损伤,在各类凝血紊乱中,血栓四项(TAT、PIC、TM、tPAI·C)结果有鉴别、治疗监测、预后等价值,帮助临床做更精细化的治疗方案。检验科现在周末工作量早已经不再是大家惯性认为的那样了,周末没有患者

  • 一发现就是中晚期?8个不起眼的求救信号,教你发现癌症

    一说起癌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晚期、治不好……世卫组织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约1000万,全世界有20%的人在一生中都会罹患癌症。(部分国家数据显示甚至达到40%到50%)。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仍然处于逐渐上升的态势,值得高度警惕!那么,为什么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癌症早期有没有报警信号?癌症早筛有必要做吗?今天就来好好说说。01消化道肿瘤高发?为何我国癌症发病排名前6癌种中有4个是消化道肿瘤?相较于欧美国家,我国癌症种类具有独有的特征,即消化系统肿瘤发生率较高。排名前六位的癌症中,消化系统肿瘤占据4个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不准确?这五大影响因素必须警惕!

    作者:高冉1钟健2程歆琦1单位: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2.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检验专业摘要《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纳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一些生理和病理因素会通过改变红细胞寿命、血红蛋白糖基化速率或干扰 HbA1c的检测,从而独立于血糖浓度影响HbA1c的水平。这些生理和病理因素包括贫血、慢性肾衰竭、妊娠、年 龄、种族、药物等。临床医师在使用 HbA1c时,需要关注这些常见的生理和病理因素,提高对 HbA1c的认识。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是临床常

  • 国家卫健委:提高病原学送检率,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于年初发布了《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以下简称为《目标》),提出十项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以及相应的具体阐释和实现目标的核心策略,其中,“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被明确列为目标之一,而降钙素原(PCT)检测也在其中被提及。强化医疗机构主体责任,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势在必行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是指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检验标本送检病例数占同期使

  • 是“血色浪漫”还是“致命攻击”?千万不要轻视它

    疟疾是一种以蚊虫为传播媒介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传染性疾病,位居全球致死寄生虫病第一。感染人体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间日疟原虫(P. vivax)、卵形疟原虫(P. ovale)、三日疟原虫(P. malariae),多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为非流行地区,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医务工作者认知不足,漏诊率高,早诊断、早治疗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非典型病例的诊断难度更大!及时发现、准确诊断、针对性治疗在疟疾控制中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性逐渐增大,广东地区疟疾发病率呈上

  • COVID-19感染患者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变化

    作者:Aliyah R. Sohani等我们对引起2019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病毒,也就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的认识在不断增加[1]。COVID-19感染患者的外周血细胞计数异常多种多样,包括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和淋巴细胞减少症、或血小板减少症以及血小板增多症[2]。尽管有若干案例报告或小规模系列研究发现COVID-19患者外周血涂片中存在某些形态学特征[3,4,5,6,7],但是缺少大规模系列研究并且这些特征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我们研究了一个COVID-19患者队列的外周血涂片,目的在于增加当前对此类患者外周血形态学特征的理解。

  • 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应关注的复检要点

    作者:张时民 王庚单位: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由于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准确和便捷等优势,60多年来一直在改变实验室血常规检验方法与检验流程。近年来血细胞分析仪由于各种新技术的使用,其检测性能越来越强大,检测参数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具有白细胞五分类技术的仪器的普及应用及全自动流水线化的血细胞分析系统的使用,使得实验室越来越依赖这样的设备来完成大量的血常规检验工作[1]。在样本量加大和人员缺乏这种特定环境条件下,外周血涂片检查的重要性被逐渐淡化和忽视,以至造成一些漏诊与错误。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国内外临床检验界的

  • 临床检验中显微镜技术的正确应用

    编译:张时民单位: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我们知道,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离不开应用显微镜。自从广泛使用显微镜技术检查尿液以来,对尿液的形态学研究已经有了明显的进展。现代显微镜检查技术已经不仅限于使用光学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技术可以使得进行肾脏疾病研究的肾脏病学家和检验专业人员,利用各种显微镜光学技术轻易识别尿沉渣中的各种成分。现代多功能显微镜均可选择多种视场照明模式,我们应该了解他们不同的特点,正确使用。现代高端的多功能显微镜往往会配备不同的组件来处理我们所需要研究和鉴别的成分,这样我们可以在同一个视野

  • 接种新冠疫苗后,多久可以怀孕?权威解答来了!

    打了新冠疫苗后多久能要孩子?备孕或者打算做“试管婴儿”的夫妇能否接种疫苗?打了新冠疫苗第一针,怀孕了怎么办?当“备孕”邂逅“新冠疫苗接种”不少小夫妻表示很困扰近日,针对最近备孕夫妇咨询最多的几个问题,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郑备红主任医师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问:备孕的人可以打新冠疫苗吗?接种了新冠疫苗之后,多久能要孩子?我国目前接种的新冠疫苗是病毒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指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通常是福尔马林)将其灭活。灭活疫苗使受种者产生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反应,由于细胞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